
在香港認識了幾位不同國籍的小主婦, 閑時喝喝茶, 節假日時孩子們開開派對, 回想起來每人都留下一點印象.
卓斯是韓國人, 生了兩位和她一模一樣的小女孩. 不但樣子一樣, 小小年紀的老大還學媽媽愛在買東西前寫好清單. 卓斯給我的感覺總是急匆匆的, 手上不是拎著大包小包就是一手推著坐著老二的兒童車一手拉著老大, 後來還背著意外降臨的老三. 我只上過她家兩次, 那時她丈夫剛剛唸完MBA,正籌備開中文學校, 家裡臨海的大臥室做了他的辦公室, 兩人睡在僅容一張雙人床的小房間. 為了交學費, 他們還賣掉韓國的房子.
客廳四壁雪白, 正中央貼了一幅成人高的十字架畫像. 全屋傢具最搶眼的是一隻黑色立身日本鋼琴, 幾乎沒有裝飾品, 一套樸素的木餐桌椅, 一隻特大籐箱子和客廳有點不相襯, 她說是一位友人離港時以100港元賣給她的. 她拿出一套精緻的茶具為我倒上玄米茶.坐不到5分鐘她就開始看時間, 要進廚房張羅午餐. 看她手腳麻利, 像打仗似的, 剛打開水龍頭洗菜那邊的水又沸了, 趕緊扔進方便面.
最後一次遇見她時, 她說他們要搬到對面海那邊的黃金地段, 方便丈夫工作. 那裡的租金貴一倍, 看來她丈夫的事業已步入正軌, 那么, 衷心祝福她, 艱辛的主婦日子終於熬到頭.
住在我家附近像卓斯這樣的韓國媽媽有好幾位。 她們每月有一次聚會。開始時我不知道﹐見到一位就問她認不認識另一位。話音未完﹐她們就會說﹐您不用介紹了﹐只要孩子們上同一所學校的﹐ 我們都認識。後來﹐ 有一位韓國媽媽和我詳細討論她孩子的情況後﹐ 決定讓孩子跟我學中文﹔不久﹐ 她的三位朋友也接著一一打來電話讓我教她們的孩子﹐而且一點不問我的背景﹐每位的口吻和價錢都一模一樣。看來﹐ 她們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第一位跟我談過以後就不必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