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語: 「歲月裡我們難免誤傷彼此卻從未察覺,所以遠望老樹時不妨回想一下那份沁涼。」
( 爬文背景音樂推薦:https://youtu.be/SlPhMPnQ58k?si=TmU1T4e22nMB7MAq)

老人家時常以愛之名行恨之實,聽來駭人聽聞但所言不假。年輕人渴盼的是自由自在,最缺的是經驗和經濟能力,知道這些的老人家多半在做什麼?一股威嚴要年輕人聽自己講完所有話再回答、一份執意要年輕人卑躬屈膝才願傾囊相授、整個對過去人生的不安想一次灌注到年輕人心裡…等。其實一切的一切,先安頓自己才最重要。把自己安頓好以後,說話就不隨易憤慨、出力就不容易過當、用心也不會忘記分辨對方感受,好功夫源於內在才能夠穩妥成形於外,讓人想跟學、想一探究竟。
時常恨鐵不成鋼?不如恨自己不斷把期望套別人身上,但莫大的問題是「我們任何人憑什麼想支配別人的想法?想保護家人?過得不自在對未來怎會有希望,老人家自己都清楚都想過的自在,那幹嘛還想強加好意到別人心上讓別人不自在。」還有,會不會常覺得別人孩子比較孝順?你可能沒注意過感受是互相的,你不舒服對方也好不到哪去。此外,為什麼住的遠的孩子比較容易讓家老覺得順心?一樣的道理,住在一起的孩子容易被家老(從心底)嫌棄討厭。我們做人家長的時常討厭孩子一些表現,那其實算是在討厭自己,因為孩子身上那一套有你最多的影子。然而不懂得閃躲的孩子,最容易被打死。這在心理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願)懂事的老人家所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不懂事的年輕人。為啥?因為老人家能牽動的情緒範圍更深更廣,這也是為什麼會勸老人家別老是板著一張臉,那不叫威嚴也不叫安定,那只會讓摸不著頭緒的晚輩更慌張,懂得人情世故的老人家更該了解怎麼讓旁人安心,你若老是板一張臉就看不到那努力想取悅你不成而失望走開的傻孩子背影。還有,千萬別做那種「叫人讓出博愛座的怪老頭」,因為被要求讓出那一瞬間已經不是愛,那種怪老頭真的讓人倒盡胃口,說不定也讓當事人,甚至在場目擊這不舒服事件的所有人,今後都不再想嘗試做任何好事以免助長歪風惹一身腥,說到這總該看得出怪老頭造出的傷害了吧。
每一代年輕人缺的條件都不太一樣,他們應付人際交往和工作方面遇上的種種要求和情緒已經不少,身為長者既然知道年輕人缺什麼條件,那又何苦執意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教導年輕人呢?說穿了你也並不是很樂於助人,只是覺得勉為其難幫一幫身邊年輕人,好讓自己少擔一點心吧?!若真如此,還真是好心做壞事。如果真想幫忙,就該以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來考慮自己的立場,記得啊是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不是你的感受、你的方式,因為要幫人最忌諱的就是只幫半套。老來得智,要懂得用對地方、用對方式。如果還沒準備好就別急著幫,但也不要以上述為藉口只想孤獨活自己,因為人只要能平安活到老的一定都曾被別人幫忙過,永遠要記得把那一份溫暖適時遞出去讓它循環下去,眼見耳聞更多共好何嘗不是幸福人生。
ps. 把上述「老人家」三字換成「家長」,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