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之漡
動靜之寬,雲山潝石;凝塵止觀,遍照虛實 。 。。。。潮來因、士覺吼。

格主小檔案

來因覺士





<2009年5月>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最新文章
寂然不動──人間無事人
2024/10/29 19:09
點心
2024/4/28 15:54
余光中不識張益德
2023/11/30 14:38
弔客
2023/6/1 20:00
決梁山泊之策
2022/12/4 21:07

最新迴響
附註:
by lyingjazz, 8/13
Re:修理潘國森
by 光澄籽, 7/16
Re:修理潘國森
by 潘國森, 6/6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作秀黨萬歲、萬萬歲, 4/29
Re:玩命,還是作秀?
by 潘國森, 4/28

文章分類
略過巡覽連結。


部落格統計
今日人氣: 70 次
累計人氣: 346794 次
文章總數: 131 篇
May 11, 2009
張遼──動如雷霆、輕騎閃擊(4/8)
來因覺士 在 YLib Blog 發表於 21:08:30

  
繡像_張遼威震逍遙津。圖左上持槍者為張遼,右下為孫權登橋躍馬狀。

  回頭說到孫權舉眾北渡,以優勢兵力壓境卻討不到絲毫便宜,而且面對張遼的凌厲攻勢幾乎可以說是一點反制的能力都沒有,全然處於挨打的局面;經此一仗,張遼以寡擊眾而致全勝,聲威震肅天下,《三國演義》由是形容:「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雖是小說家之言,離事實看來也不會差得太遠。[18]

  捷報傳至許昌,曹操對於張遼的膽略甚是讚許,大大地表揚了一番,並進拜張遼為二品征東將軍,仍授假節[19]。對於合肥之戰,裴松之注引晉人孫盛的話云:

  夫兵固詭道,奇正相資;若乃命將出征,推轂委權,或賴率然之形[20],或憑掎角之勢,群帥不和,則棄師之道也。至於合肥之守,縣弱無援,專任勇者則好戰生患,專任怯者則懼心難保。且彼眾我寡,必懷貪墯;以致命之兵,擊貪墯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後守,守則必固。是以魏武推選方員[21],參以同異,為之密教,節宣其用[22];事至而應,若合符契,妙矣夫!/用兵之法本來就是以詭詐謀略為取勝之道,說得更細一點,就是以正面對陣交鋒與從旁邀截、甚至背後襲擊兩種不同戰術間的交互運用來戰勝敵人;至於說到選推人才委以大權,然後任命為大將出征,其戰略運用有時像常山蛇陣般首尾相應、有時則作掎角之勢共同夾擊,可是一旦負責指揮的將領彼此不和,無異是放棄了軍隊作戰的取勝之道,《左傳》說:「師克在和不在眾」,也正是這個道理啊。再說到合肥的守城之戰,以數千懸弱無援之孤軍,將全權賦予果敢任勇之人便擔心他好戰生事、惹出禍端,可是將大權委以保守怯懦之人則又憂心他心懷恐懼而難以堅守城池。且說當時敵眾我寡,敵人必有鬆懈之意;而我軍則以敢死之決心,突擊懈怠了的敵兵,自然能夠扭轉劣勢、取得勝利;出戰得勝之後回城防禦,城池必能因士氣之高昂而堅守穩固。所以魏武帝當初推選方面大員時,挑出張遼、李典、樂進三人同守合肥,正是以三人彼此間的長處與缺點作考量,然後以密帖教以守戰之策,將何人出戰、何人守城預先寫在教帖之上,待敵軍殺到之後再出示眾人;而事情的發展也果然應驗了信中的安排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實際與理論對照之下竟是如此地契合相符,當真是妙不可言哪!

將其中勝負之關鍵挈領點明,亦可看出曹操非凡的見識與眼光。

  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統兵復征孫權時,到了合肥,還特地沿著張遼昔日廝殺所經之處繞了一遍,觸景思及近兩年之前的這場激戰,當真是非親歷其境難知箇中險惡,因而行走佇立間仍是「歎息者良久」。於是次年三月,孫、曹雙方罷兵後,曹操下令給張遼麾下增派兵馬,並留下多支部隊,以伏波將軍夏侯惇督領曹仁、張遼等將,共二十六軍,駐屯於居巢一帶(今安徽桐城南方),防禦南疆。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向北發動攻擊,征南將軍曹仁與數千人馬被圍困在樊城之中;此時孫權為襲取荊州,甘願向曹操稱臣示好,表明願意出兵效力、討擊關羽,以解魏軍之患。曹操和孫權取得默契之後,遂召張遼以及諸將軍馬分頭馳援曹仁,自己隨後也親領一軍出洛陽南下。援軍尚未到達目的地,便聞關羽前部為徐晃擊破,樊城之圍已解,張遼於是折返部隊與曹操會師於摩陂(治所在今河南郟縣東南)。曹操於營中聽到張遼兵馬到來,親自乘輦出迎慰勞,然後命其還軍移屯陳郡(今河南淮陽一帶)

  不久曹操病故,曹丕繼任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轉封張遼為前將軍[23],賜帛千匹、榖萬斛,其兄張汎與一子皆沾雨露封為列侯[24]後查據領荊州的孫權居然收容了魏將梅敷的叛逃部隊以及南陽郡五縣五千戶縣民,顯然是有不把朝廷看在眼裏的意思[25],因此再遣張遼還屯合肥,進爵都鄉侯,以鎮江東;同時還將自己所用之「輿車」特別恩賜與張遼之母乘坐,再派兵馬護送家屬至屯所,並令敕令張母到達合肥時,安排儀隊以為前導開道與後隨襯列出迎[26]。當樂儀隊引著張母及家人來到屯區駐地,只見張遼麾下督統之諸軍將吏皆羅列拜伏於道旁兩側迎接,圍觀群眾莫不以為榮顯。

 

 

注釋

[18]《太平御覽》卷二七九引魚豢《魏略》:

  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其父母以遼恐之。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名臣》:

  王武恭公德用,寬厚善撫士,其貌魁偉,而面色正黑,雖匹夫下卒、閭巷小兒,外至遠夷君長,皆知其名,識與不識,稱之曰黑王相公。北虜常呼其名以驚小兒,其為戎狄畏服如此。……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九有篇〈威怖兒啼〉,遍舉《通鑑》、《南史》、《北史》、《唐書》、《宋史》、《遼史》、《金史》中,麻邱、劉胡、楊大眼、郭玭、耶律休哥、牙吾塔等驃悍猛將,時人以其名威嚇啼哭之小孩。

[19]《宋書‧卷三十‧百官志上》:

  征東將軍,一人;漢獻帝初平三年,馬騰居之。征南將軍,一人;漢光武建武中,岑彭居之。征西將軍,一人;漢光武建武中,馮異居之。征北將軍,一人。魚豢曰:「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征與偏、裨、雜號同。」

  ﹝清﹞洪飴孫《三國職官表》:

  征東將軍,一人,二千石(《宋志》引《魏略》),第二品,武帝置。黃初中,位次三公(同上)。領兵壽春。(《通鑑》:魏武置揚州刺史,治合肥,後移壽春。今考:征東皆屯揚州治所,故張遼、曹休、滿寵皆屯合肥,見本傳;諸葛誕以後屯壽春,亦見諸人傳。惟張遼自合肥徙屯居巢,復屯陳郡,還屯合肥,復屯雍邱耳。)統青、兗、徐、揚四州刺史。

  張遼○建安二十年由盪寇將軍遷,假節;延康元年,轉前將軍。

──案本傳僅稱「拜征東將軍」。

[20]若乃,語氣轉折之連接詞;前面敘畢一事,接著續說另一事時所用之連接詞,與「至於」意思相當。﹝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若乃,亦轉語詞也。」《戰國策‧齊策六‧貂勃常惡田單》:

  貂勃曰:「……且今使公孫子賢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孫子與徐子鬬,徐子之狗猶時攫公孫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不肖者,而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

  推轂,推舉也,為推舉人才的意思。《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裴駰《集解》引徐廣語云:「觳,一作『轂』,推也。」可知「轂」有「推」之意。然「轂」卻不通「觳」,觳按《爾雅》為「盡」之意,其見司馬貞《索隱》云。

  率然之形,指兵法陣形中之長蛇陣。《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21]殿本《三國志考證》云:「《太平御覽》作『是以魏武雜選武力』。」

[22]節:預定、預先。《魏書‧任城王傳》:

  長史諸將皆以為新涉遠,士馬疲頓,又受節度,不得過代,不可深近,違令輕敵。彰曰:「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度乎?……

[23]錢儀吉《三國會要‧職官四》:「前、後、左、右將軍,後漢省,魏復置。蜀同,吳亦有之。」楊晨云:「官品失記。」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

  前將軍,一人,第三品。(魏有前、後、左、右將軍,見諸列傳,而官品不載,今依《漢》、《晉志》補入。)夏侯惇,建安二十四年由伏波將軍遷。張遼,延康元年由征東將軍遷,屯合肥,黃初四年薨。

  由此觀之,張遼由征東將軍轉封為前將軍,似有降轉之嫌;然於張遼之前,任前將軍者,乃是後來被曹丕進拜為大將軍的夏侯惇,為董統諸軍的兵馬大元帥。裴松之注引王沈《魏書》云:

  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

  可見曹丕封張遼為前將軍,或許亦有去漢就魏之意。《三國志注補》寫道:「案《續百官志》云:前、後、左、右、雜號將軍眾多,皆主征伐,事訖皆罷。」看來張遼之前將軍職,當與夏侯惇同,為因勢制宜之設,用以節度諸軍、主掌一方之軍事。《三國志》張遼本傳曰:「轉前將軍」,當是同品官秩間的「轉封」,而職權卻有所擴增。

[24]此應是賜張遼長子張虎為侯。一般情形是,在張遼死後由嫡長子襲爵,而此時又另封其子與其兄各為列侯,當是以張遼功大,特加恩寵之故──此即表示張汎與張虎並無建功於朝廷、也有可能張虎尚年幼。張遼死後,魏文帝追念合肥之功,而張虎已嗣晉陽侯爵位,因此又賜張遼另一子為關內侯。

[25]按《吳志‧吳主傳》建安二十五年:「秋,魏將梅敷使張儉求見撫納。南陽陰、酇、筑陽、山都、中廬五縣民五千家來附。」三年前的孫、曹第二次濡須口之戰,戰後孫權遣使向曹操請降,曹操也派使者回報「脩好,誓重結婚」,從曹操的角度來看,孫權的請降然可以視作服從中央政權的效忠表現;然此時曹丕在曹操死後剛繼任王位,便有部將帶著上萬軍民叛逃,而孫權竟也照單全收,此舉以曹丕看來,當然是有不臣、挑釁的意圖。

[26]原文:「給遼母輿車,及兵馬送遼家詣屯,敕遼母至,導從出迎。」

  輿車,天子於宮內所乘坐的一種小車,有時賜與臣下,以示榮寵。

  導從,其前驅者稱導,後隨者為從。《魏志‧武帝紀》注引王沈《魏書》:「賈人或假二千石輿服導從坐倡樂,奢侈日甚,民坐貧窮,歷市長吏無敢禁絕者。」

 


迴響(0) | 引用 | 人氣(2211)  

引用網址:
站內最新好文
這關我啥事,請問
2024/11/19 15:27
失去寵物的悲傷剝奪-允許...
2024/11/4 0:15
寵物老齡化的照顧技巧
2024/11/2 12:15
寂然不動──人間無事人
2024/10/29 19:09
貓經濟-台灣寵物產業的下...
2024/10/6 23:06
羅馬的 mix and match
2024/10/5 17:36
義大利 Cusin
2024/10/1 21:31
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落便是幸福
2024/8/31 12:20
掌握KOL行銷的目的與合作...
2024/8/26 11:41
你知道黝黑軟Q的仙草,是...
2024/8/25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