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太平御覽》卷二七九引魚豢《魏略》:
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其父母以遼恐之。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二‧名臣》:
王武恭公德用,寬厚善撫士,其貌魁偉,而面色正黑,雖匹夫下卒、閭巷小兒,外至遠夷君長,皆知其名,識與不識,稱之曰黑王相公。北虜常呼其名以驚小兒,其為戎狄畏服如此。……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九有篇〈威怖兒啼〉,遍舉《通鑑》、《南史》、《北史》、《唐書》、《宋史》、《遼史》、《金史》中,麻邱、劉胡、楊大眼、郭玭、耶律休哥、牙吾塔等驃悍猛將,時人以其名威嚇啼哭之小孩。
[19]《宋書‧卷三十‧百官志上》:
征東將軍,一人;漢獻帝初平三年,馬騰居之。征南將軍,一人;漢光武建武中,岑彭居之。征西將軍,一人;漢光武建武中,馮異居之。征北將軍,一人。魚豢曰:「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征與偏、裨、雜號同。」
﹝清﹞洪飴孫《三國職官表》:
征東將軍,一人,二千石(《宋志》引《魏略》),第二品,武帝置。黃初中,位次三公(同上)。領兵壽春。(《通鑑》:魏武置揚州刺史,治合肥,後移壽春。今考:征東皆屯揚州治所,故張遼、曹休、滿寵皆屯合肥,見本傳;諸葛誕以後屯壽春,亦見諸人傳。惟張遼自合肥徙屯居巢,復屯陳郡,還屯合肥,復屯雍邱耳。)統青、兗、徐、揚四州刺史。
張遼○建安二十年由盪寇將軍遷,假節;延康元年,轉前將軍。
──案本傳僅稱「拜征東將軍」。
[20]若乃,語氣轉折之連接詞;前面敘畢一事,接著續說另一事時所用之連接詞,與「至於」意思相當。﹝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七:「若乃,亦轉語詞也。」《戰國策‧齊策六‧貂勃常惡田單》:
貂勃曰:「……且今使公孫子賢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孫子與徐子鬬,徐子之狗猶時攫公孫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不肖者,而為賢者狗,豈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
推轂,推舉也,為推舉人才的意思。《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裴駰《集解》引徐廣語云:「觳,一作『轂』,推也。」可知「轂」有「推」之意。然「轂」卻不通「觳」,觳按《爾雅》為「盡」之意,其見司馬貞《索隱》云。
率然之形,指兵法陣形中之長蛇陣。《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21]殿本《三國志考證》云:「《太平御覽》作『是以魏武雜選武力』。」
[22]節:預定、預先。《魏書‧任城王傳》:
長史諸將皆以為新涉遠,士馬疲頓,又受節度,不得過代,不可深近,違令輕敵。彰曰:「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度乎?……
[23]錢儀吉《三國會要‧職官四》:「前、後、左、右將軍,後漢省,魏復置。蜀同,吳亦有之。」楊晨云:「官品失記。」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
前將軍,一人,第三品。(魏有前、後、左、右將軍,見諸列傳,而官品不載,今依《漢》、《晉志》補入。)夏侯惇,建安二十四年由伏波將軍遷。張遼,延康元年由征東將軍遷,屯合肥,黃初四年薨。
由此觀之,張遼由征東將軍轉封為前將軍,似有降轉之嫌;然於張遼之前,任前將軍者,乃是後來被曹丕進拜為大將軍的夏侯惇,為董統諸軍的兵馬大元帥。裴松之注引王沈《魏書》云:
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
可見曹丕封張遼為前將軍,或許亦有去漢就魏之意。《三國志注補》寫道:「案《續百官志》云:前、後、左、右、雜號將軍眾多,皆主征伐,事訖皆罷。」看來張遼之前將軍職,當與夏侯惇同,為因勢制宜之設,用以節度諸軍、主掌一方之軍事。《三國志》張遼本傳曰:「轉前將軍」,當是同品官秩間的「轉封」,而職權卻有所擴增。
[24]此應是賜張遼長子張虎為侯。一般情形是,在張遼死後由嫡長子襲爵,而此時又另封其子與其兄各為列侯,當是以張遼功大,特加恩寵之故──此即表示張汎與張虎並無建功於朝廷、也有可能張虎尚年幼。張遼死後,魏文帝追念合肥之功,而張虎已嗣晉陽侯爵位,因此又賜張遼另一子為關內侯。
[25]按《吳志‧吳主傳》建安二十五年:「秋,魏將梅敷使張儉求見撫納。南陽陰、酇、筑陽、山都、中廬五縣民五千家來附。」三年前的孫、曹第二次濡須口之戰,戰後孫權遣使向曹操請降,曹操也派使者回報「脩好,誓重結婚」,從曹操的角度來看,孫權的請降自然可以視作服從中央政權的效忠表現;然此時曹丕在曹操死後剛繼任王位,便有部將帶著上萬軍民叛逃,而孫權竟也照單全收,此舉以曹丕看來,當然是有不臣、挑釁的意圖。
[26]原文:「給遼母輿車,及兵馬送遼家詣屯,敕遼母至,導從出迎。」
輿車,天子於宮內所乘坐的一種小車,有時賜與臣下,以示榮寵。
導從,其前驅者稱導,後隨者為從。《魏志‧武帝紀》注引王沈《魏書》:「賈人或假二千石輿服導從坐倡樂,奢侈日甚,民坐貧窮,歷市長吏無敢禁絕者。」